他是杜月笙最优秀的儿子,将几十亿古币赠送中国,还免费培养人才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滩崭露头角的杜月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而且他的所作所为给上海滩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来说,备受人们的关注是在所难免的,然而他的下一代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做出了许多惊人之举,这个人就是他的儿子杜维善。
01
由于家境贫苦,杜月笙从小就离家讨生活。在偌大的上海滩上,杜月笙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其中的心酸和不易只有他自己最清楚。闯出一番名堂的杜月笙,不仅积累下了殷实的家产,还有着银行家等各种名头。
但是仅仅凭借这些背景,杜月笙的影响力还不至于那么大,人们对他形象的改变主要是因为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坚决抵制日本侵略者,为了抗战积极捐款捐物,而且还在重庆建立起了一座医院。
虽然是上海滩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但是杜月笙成为最大的黑帮老大也是无奈之举,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也像自己一样。由于从小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所以杜月笙对子女们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读书,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杜月笙一生娶了五位姨太太,子嗣也非常的多,在十几个孩子中,杜维善是成就比较大的一位,而且杜月笙一直都希望他能接手家里的产业。
展开全文
1933年出生的杜维善,深得父母的宠爱。很多时候,杜月笙会亲自教授他做人的道理和做生意的一些技巧。杜维善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小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也格外优异。
虽然那个年代十分的动荡,但是因为父亲在上海滩的地位,让他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特别是父亲为人处世的一些风格和做法也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杜月笙身边的人都知道,杜维善之所以一直都被养在杜月笙身边,以后要成为杜月笙的接班人。可是,世事难料,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躲避祸端,杜月笙带着全家人逃到了香港。
02
在香港期间,杜月笙的生活过得也是格外不尽人意,没过几年他就撒手人寰了,而且也没有留下多少家产。
杜月笙去世后,杜维善和母亲不得不为以后的生活做打算,为了以后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他努力学习,还前往澳洲深造。在留学期间,他不得不自己赚钱读书,因为学的是地质学,他兼职画图纸、下矿当矿工,积累了许多经验,培养了各种能力。
学成回国后,他在台湾成为了一名地质师。工作之余,他喜欢上研究古钱币,后来开始自学一些有关古钱币的书籍和文献,经过几年的积累,他前前后后一共收集了两千枚古钱币。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杜维善终于有机会回到了上海。当时的中国古钱币市场也活跃起来,还出现了萨珊古币这种稀有的古钱币。
为了收藏萨珊古币,杜维善不惜把上海的老宅都卖掉了,可见杜维善对古钱币的喜爱之情。有专业的人曾经对杜维善收藏的古钱币进行粗略评估,这些古钱币市值能达到几十亿。
本来大家都觉得杜维善收集这些古钱币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但是他却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将这些钱币无偿捐献给了博物馆。
03
让人更没想到的是,由于在国内对古钱币了解的人少之又少,为了能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后来他索性在博物馆工作,希望能够把自己对古钱币的研究和了解都传授给下一代,有人能够从他的手里接下研究古钱币的工作。
其实,杜维善做出的一系列举动并不是一时的冲动。他深受父亲杜月笙的影响,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他看到了父亲为国奉献,甘愿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情怀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杜维善。
在杜维善的心里,他一直都牢记着父亲对他的教诲,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他对祖国的这种情怀也一直没有改变,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是一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这种行为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和学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