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父亲的一个遗嘱,一外国人先后8次捐赠古币给中国,价值达18亿
杜月笙是近代上海滩的传奇大亨,一生都在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尽善尽美。在1925年5月15日,日本虐待童工引发了大规模的罢工时间,但日本却用上国际力量压下此事,引发了国人的不满。各界人士聚集在上海,并找到杜月笙,希望他能带领大家和日本人周旋,他听到后推掉所有应酬。
在抗日战争时,他担任红十字会副会长,拿出半数身家支持抗日,一个月就募捐到了一百五十万元。1942年,还建立了战时最大的医院。
在1951年杜月笙病逝,留下了十一万美元资产,并给孩子留下两个遗嘱,其一是不入黑道,其二是记住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他的幼子杜维善一生都在践行父亲遗嘱,1933年12月出生,父亲离世时杜维善还不满二十岁,他对生意并不是太感兴趣,反而是专心学习,希望能有更好的出路,并来到澳大利亚留学,从事地质勘测专业,毕业后踏实工作。
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多年来收集到了上万枚古币,1991年他来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上海,并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了解到,博物馆中的古币不是太多,种类也不齐全。
1992年他再次回到上海,并带来了三百六十七枚金银币,这可是收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精品,但他丝毫不犹豫就捐赠给祖国。
在此后的数年,他又先后七次捐赠古币,专家估算这些古币的市场价多达十八亿元。
正是他的捐赠,为内地古币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他还被邀请担任名誉馆长,上海政府还为他颁发了白玉兰奖。面对大众的赞美,他却毫不在意,表示:“凡是产自中国的古币,就理应回国!”
作为一个海外华侨,杜维善多年来一直心系祖国,2020年3月8日,他病逝于温哥华,终年八十八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