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陪跑”,护航项目落地开花
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强化全程代办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开展产业链对接……日前,《亳州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陪跑共创”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方案》聚焦“4662”产业集群发展,明确了“陪跑”对象与责任主体,通过在陪跑项目洽谈签、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发展壮大四个阶段为企业提供专业、精准、高效服务,进一步加快我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培育共生共长共创共赢的良好产业生态。
“投资亳州行”2025年亳州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陈显锋 摄
为企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
《方案》聚焦“4662”产业集群发展,按照“分链实施、专人负责、专班推进”工作要求,通过深度介入、精准服务、全程赋能,实现重点项目“洽谈—落地—建设—投产—达产”全生命周期加速,构建“企业主体、政府陪跑、生态共创”的新型政企互动模式,打造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创新模式标杆。
“陪跑共创”项目范围为:围绕我市“4662”产业“拉长、拓宽、补短、赋能”招引的重点项目;投资主体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链主”型企业的项目,以及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我市现有龙头企业实施的重大增资扩产、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等再投资项目;市委、市政府要求纳入重点项目范畴的其他产业项目。
明确责任才能落实有力。《方案》明确了“陪跑共创”责任主体。市、县区两级均要按照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明确产业链“链长”。“链长”为分管产业的负责同志,作为“陪跑共创”第一对接人、第一知情人、第一协调人、第一责任人。
实行“链长”负责制下的专人“陪跑共创”工作机制,组建“一对一”专属“陪跑共创”工作专班,由属地明确专人负责,从项目意向、洽谈、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项目履约,直至企业培育壮大,全过程陪跑、全周期跟踪,实现发展共谋、价值共创、成果共享。
“链长”负责统筹协调,打破部门壁垒,整合产业专班、行政审批、要素保障等部门力量,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
重大项目由市、县区主要负责同志“陪跑共创”。
展开全文
全周期陪跑 实现共创共赢
根据《方案》,“陪跑共创”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在陪跑项目洽谈签约阶段,了解企业核心诉求,根据企业诉求,精准匹配产业配套能力、要素资源保障、场景市场潜力、惠企政策支持、营商环境等信息。研判企业综合实力,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财务报表,借助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开展尽职调查等方式,评估企业经营状况、信用评级、人才状况、科研团队、管理水平、潜在风险以及主要负责人的征信情况等。论证项目可行性,深入分析企业产品技术路线、研发水平、市场前景等,结合我市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推进项目签约,牵头组织商务谈判,合理引导各方预期,平衡利益,推动达成合作共识,依法依规签订投资协议。
在陪跑项目开工建设阶段,强化全程代办服务保障,明确专人全程代办,提供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全过程的优质高效代办服务,帮助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环评、能评、安评、项目备案、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生产许可等手续,实现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强化项目用地服务保障,“标准地”出让项目用地,协助企业提前开展相关工作,力争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确保“拿地即开工”。对入驻标准化厂房项目,快速匹配资源,实现“签约即开工”。争取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入库纳统。
强化施工环境服务保障,主动协调供电、供水、供气、排水、道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接入事宜,督促相关单位压缩时限、降低成本,实现“一站式”接入。
强化施工进度服务保障,定期走访项目施工现场,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用工、物料运输、施工环境、相邻关系等问题。提醒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陪跑项目投产达产阶段,推动项目竣工投产,协助企业开展规划、消防、环保等竣工验收和工程竣工备案,帮助办理排污许可证、不动产权证、生产许可证等,实现快速投产。助力企业达产达效,常态化开展“六找一接”活动,帮助企业精准匹配惠企政策、落实资金,拓展市场、寻找订单、招聘员工,帮助企业引进紧缺人才,落实金融、政策扶持,帮助企业“产销对接”,尽快达产达效,实现入规。
在陪跑项目发展壮大阶段,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助力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相互赋能,落实国家、省、市科技类惠企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推广“三新”“三首”产品,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建立研发中心、创新平台、中试平台等,强化科技人才、金融、场景支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精准帮扶培育企业,指导企业积极申报和创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产业链领航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不断提升企业规模能级,持续做大做强。
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组织政银企三方对接。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首发、再融资等方式实施股权融资。优化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服务机制,邀请证券交易所专家和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上市指导,推动企业上市融资。用好港交所新兴科技企业上市第18C章等特殊上市规则政策,鼓励企业赴港上市。
支持企业勇当“链主”,帮助企业开展产业链对接,统筹市场供应链资源,通过精准引导、靶向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固链、补链、延链、强链能力的落地企业成为“链主”。鼓励企业家争当亳州“招商大使”,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延伸、资源整合、重组并购等方式,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落地,培育共生共长共创共赢的良好产业生态。
打造招商引资 “陪跑共创”金字招牌
好政策重在落实,《方案》明确了保障措施。
优化项目遴选。市投资促进中心初步遴选“陪跑共创”重点项目,根据项目产业方向、要素需求、区域承载能力等因素,提出“陪跑共创”主体,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各载体要参照市级做法,确定“陪跑共创”重点项目。
强化跟踪管理。建立市、县区两级“陪跑共创”库和推进台账,确定“陪跑共创”项目后3个工作日内组建工作专班,5个工作日内首次反馈对接情况,明确办理时限,实行全程跟踪、办结销号、超时预警,招商部门定期更新项目进展情况。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分色管理机制,对推进缓慢、严重逾期的项目标注红色,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正在协调解决的项目标注黄色,正常推进的项目标注绿色。对“陪跑共创”后步入正轨的项目转入常态化对接机制。
加强督查调度。陪跑责任主体根据项目进度随时会商调度,解决日常问题,如遇重大问题,提请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季度工作会议听取陪跑项目情况汇报,重点解决重大项目久谈不签约、签约不履约、履约不开工等问题。对服务高效、项目推进快的陪跑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推诿塞责、效率低下、造成项目流失或延误的,严肃追究责任。
强化宣传引导。正确运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在“陪跑共创”工作中敢于探索创新、担当作为,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缩短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达产周期,提升企业满意度、获得感,加速产业集聚、构建产业生态,推广一批成果突出的典型案例,创建亳州市招商引资“陪跑共创”金字招牌,营造全员关心招商、支持招商、参与招商、服务招商的浓厚氛围,实现地方经济与企业发展的“共创共赢”。